http://www.hteacher.net 2015-12-01 17:16 教师招聘网 [您的教师考试网]
教师招聘考试QQ群:471552530
备考推荐: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名师网络课程
一、做自尊自信的教师
一个人,不是有多少钱就有多少成就。身边有人中奖500万元,你会羡慕,但内心里不会产生敬重。敬重和羡慕是两回事。我们敬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,不仅是因为他拥有雄厚资产,更在于他在打拼企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。以及他的企业为社会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。人生的成就,重在“有为”而非“有钱”,尽管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。作为一名教师,完全可以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“有为者”。我们每教一个班级,就为一批孩子一批父母一批家庭,做出实实在在的“为”。我们教书育人一辈子,就做了一辈子实实在在的“有为”事。不管经济大潮如何席卷而下,面对人生,请自尊自信:我,能成为大写的“有为”的人。
做一名有为的人,要奋斗,要拼搏。做一名有为的教师,也要奋斗,要拼搏。接触过不少青年教师,他们总认为自己底子不好,成不了器。这个想法很普遍,是个普遍的错误。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,工作中能否做出成绩,态度占85%,知识和智力只占15%。“细节管理专家”汪中求有一个著名的2.18分理论:人的智商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,他认为从对人的一生的作用来看,智力因素占40%的权重;在智力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比中,知识占40%的权重;知识又分为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,书本知识占40%的权重:书本知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又占40%的权重。由此便能得出这样—个分值:如果你在学校的总平均分为85。在学校学习所打下的底子。不过是1×4o%×40%×40%×40%×85=2.18(分)。那些自认为以往的学习没打好底子的教师,最终什么也没做成,表面看来,似乎印证了自己的预言,其实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消极态度,把他们潜在的“人”的能量给封杀了。
一个教师要想做到杰出无比的程度,或许需要点天分,需要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,但是要成为一名骨干教师,成为一定范围、一定领域里有成绩和名望的人,则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与奋斗达到。你知道博格斯——这个身高只有 1.60米 的小个子吗?你相信他曾是美国NBA最杰出、失误最少的后卫之一吗?小时候的傅格斯立志要做NBA篮球队员,那时,有多少取笑他的人。嘲笑面前,博格斯没有后退,他以更加刻苦的方式练球,并在练习中发现矮个的优势:行动迅速、灵活,像 一样;运球重心低,不会失误;个子小不引人注意,抄球时容易得手。现在,当年嘲笑他的人都这么炫耀:小时候,我经常和博格斯一起打球呢。你看,即使像博格斯这样有“先天不足”的缺点的职业球员,都能以后天的努力来扬长避短,何况对于教师来说,往往并没有如此致命的先天缺陷呢。
达尔文上学时,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,与聪明沾不上边。罗丹在父亲眼里是“白痴”,在老师眼里前途无“亮”,艺术学院考了三次也没考进。爱因斯坦4岁才说话,7岁才识字,老师的评语是“反应迟钝,不合理,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”。但他们在嘲笑面前依然保持着自我,保持着不懈的努力和奋斗,依然拍着翅膀飞啊飞,依然在心底里对自己说“我行,我可以”,这是他们从众人眼里的庸者成为世人眼里的伟人的重要原因。
大量深入的研究表明,聪明并并不是最有成就的人;最有成就的人,也往往并不是最聪明的人。成功最需要的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品质,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。“贫无可奈唯求俭,拙亦何妨只要勤”。哪怕是笨鸟,也能“笨鸟先飞”。我甚至在相当多的场合里偏执地讲。现在可以把“笨鸟先飞”改为“笨鸟肯飞”了。我接触了不少青年教师.他们的致命弱点恰恰是不想飞、不肯飞,他们躲在公办体制这把大伞里、怕外面的风雨、怕太阳的炽热,怕路途的坎坷,怕寒风的凛冽,怕秋雨的狂暴。怕黑夜的漫长,怕身心的疲惫,怕失败,怕出丑,怕这怕那,怕到最后,人生都淹没在“怕”的海洋里了。
达尔文在晚年这样感慨:“我这样一个才智平庸的人,居然能够在那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信仰,实在出人意料。我的小学老师和我的父亲甚至认为我是一个平庸的孩子……”面对这份人生感慨,年轻的你,有什么理由不鼓足自信的风帆呢?
二、做富有勇气的教师
在交通和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,学校派人外出听讲座、看观摩课,或是外请专家学者来校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多,但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。会场里前几排总空着,老师大都选择中间偏后的位置。当一些教育专家想以对话的方式.使讲座更接近一线老师更能解决一线教师身上的实际问题时,台下往往一片沉默。正是这种不想出头的平庸心理。使一个个很好的求教机会、和专家交朋友的机会失之交臂。其实,所有的专家也都期盼着能和一线老师交流,和一线老师做朋友,他们绝不想高高在上做空研究的。
有一位专家做讲座,讲座前他试图与听众沟通情感,于是提了些简单的问题,但是底下无人响应。他苦笑一声,讲了个小故事:“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,大学里经常有讲座.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讲课。每次开讲前,我都发现同一个有趣的现象,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,中间对折一下,让它可以立着,然后用颜色很鲜艳的笔尽可能大地写上自己的名字,放在桌前,于是,讲演者需要听者回答问题时,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。我不解,问旁边的同学。他笑着告诉我,讲课的一般都是一流人物,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吃惊时,很可能预示着他会给你提供很多机会,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嘛。”专家接着讲:“事实也确实如此,我的确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,因为出色的回答,最终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。”
听众或许不久便忘记了讲座的内容,但是这个开场白一定会给很多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。年轻人时常埋怨机会不肯光临,而机会从来不是贴着“机会”的标签出现的,它总是变换着各种面孔。突兀地来到你的面前,当你还在犹豫的对侯,它已飘然离去。你少的,就是一点勇气,伸出手来抓一下的勇气,拿出硬纸板亮出自己的勇气。
一线教学经验和行政管理经验告诉我,不少青年教师工作多年,最怕公开课和写作。遇上教研课、公开课。推三阻四。课堂之于老师,犹如舞台之于演员,一个教师,对课堂应该有着一种展示的冲动和欲望,有此情结,教学才会给人以美感和幸福感。一个畏惧课堂的教师,即便他逃避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课、公开课,只上每日都有的家常课,他也必定体验不到那种教学激昂的乐趣和幸福。用什么征服课堂?有人说多读书,有人说多琢磨,有人说多观摩,有人说多反思,有人说用智慧征服课堂,有人说用专业预设征服课堂……我说,要用你的勇气。有位青年教师对此不解。我问他主动向学校提出承担公开课的任务了吗,主动邀请教师听你的课吗?他说这怎么可能?上糟了,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硬自己的脚吗?我说,你缺少的就是展示自我缺陷的勇气。一个人只有袒露自己丑陋的一面,袒露自己有缺陷的一面,袒露自己不成熟的一面,别人才能真切地看到你需要雕琢、修正的地方,唯有如此,你才能真正进步。要知道,掩饰缺点,恰恰是在不经意中大量地繁殖缺点。
勇者无敌。成功说来就这么简单,面对一项实验,能勇敢面对,请你上公开课,你勇敢地接受;请你大会交流,你勇敢地接受;有征文比赛;你勇敢地参与;交给你一个乱班,你勇敢地接受。每一次接受,或许都是一次阵痛,但同时也是一次无可抵挡的成长。告诉你,成长的代价就是接受挑战;此刻,你不妨扪心自问:我用勇气接受了几次工作的挑战、生命价值的挑战呢?是否有勇气接受挑战,实际上就是“主动”与“被动”的两种人生态度。一个人有着主动的人生态度,机会怎不会光顾?全国著名青年教师袁卫星谈及往事,当年老校长对他说,你们想爬多高的山,我们就给你搭多高的梯。袁老师当即回答,你能搭多高的梯,我就能爬多高的山。之后,袁老师主动请缨上公开课、汇报课,正是这种主动出击,使袁老师迅速成长,众多教育杂志相继报道他的事迹。袁老师固然有才华,但我深信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,人多的是,中国教师队伍有才华的人多的是,他之所以脱颖而出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,他有亮出自己的勇气。
人,天生具有惰性。没有人听课,对课堂的准备、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总是相对马虎;有勇气请他人来听课,有勇气承担公开课,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惰性的宣战。我曾对青年教师说五年内成才的“三个一百”,即上100堂教研课,写100篇教学文章,辅导100个特长学生。用100次勇气征服课堂。够了。
三、做踏地而行的教师
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,一定是个踏地而行的教师;一个踏地而行的教师一定是个愿意把教育的小事做好的教师。教育本无所谓惊天动地,在和平昌盛的今天,更是如此。作为一名教师,你每天做的大抵是这样一些小事:●早上到学校,进班级,看看学生是否到齐,谁没来,是什么原因。
●收上家庭作业,谁没及时交,为什么。
●批改作业,谁错了,为什么错了。
●晨读开始,尽管有学生组织,但还是去看一下,学生很认真,笑着表扬。
●晨会课,可能讲个故事,可能回顾上周班级常规管理考核情况。
●和学生们一起做操。●要上课了.准备一些教学用具。
●下课了,利用课间和几个学生交谈几句,课堂作业有问题的学生,此时也需要点拨一下。O到办公室,可能有一些表格需要填写。
●有了点时间;想想明天的课怎佯上,或者备下一堂课,情况好的时候,办公室的几个人要扯一下教育趣事或气事。
●中午可能会有学生吵架,需要你去调解。
●批改课堂作业,一边批改一边记录错误的和优秀的案例。
●想上网看教育在线,K12网。
●想收集一点试题,布置家庭作业用。
●提醒某几个学生,回家别忘了写作业,有不会的,可以打电话给老师。叮嘱学生明天有冷空气,添件衣服。
...
你看,教育无非就是做这样的小事。也正因如此,每一个教师只要投入工作,都能把这样的小事做好,做到位。每一个把这样的小事做好的教师,就是中国教育的脊梁,大家一起来把这样的教育的小事做好,做到位,就能把中国教育的大事做得让人放心,让老百姓满意。当你尽力把教育的小事做好时,你就做起了真正的教育——我不是说纯粹指向于分数的教育,真正的教育,能影响人的教育,往往就蕴藏于那些很小的小事之中。老师们,你不妨回亿一下,印象中老师对你留下的永不磨灭的东西,就是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:一次简短平和的谈话、一个举动、一个眼神、一个期望、一个微笑,其间饱含着教师浓浓的真情,传递出师生间短距离心灵交流的火花。经由这些小事,教育进入人的心灵,持续影响人的一生。
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些小事,把小事琢磨透,处理好,就是教育艺术。经常有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,怎样把这小事处理好?是不是习惯性地提醒一下:“开小差的同学,请注意了。”你细想没有,这个学生不专心听讲,和那个学生不专心听讲的原因一样吗?是因为他以前的知识脱节了,无法听懂而不听?是因为他遇到了伤心事、烦恼事而无法静下心来听?是因为他早就预习到了,早就懂了而真的没必要听?是因为他从来就不喜欢这门功课?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功课?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有问题?是因为教学进度太慢,引不起他思维的快乐?是因为教师的某个不经意的动作或话语刺伤了他的自尊,以此来反抗?是因为他身体不好而无法静下心来听?……
能这样思考和实践的老师,就是能把教育的小事做到位的老师;能把这样的一件件的教育小事做好的教师,是在做真正的教育,是在做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。当前教育科研为什么那么浮夸,课题研究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指责和批评?因为课题研究往往省略了过程中的小事,那些挂在文件上的教育科研似乎只做大事,做“计划”“总结”之类的大事。过程中那些一小步一个小脚印的脚踏实地的事儿,没人去做,到最后,教育科研只能是一朵没有生命的塑料花。
年轻的老师们,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等着我们去做,世上等我们去做的都是些小事情。一个真正做大事的人,当他做大事的时候,一定会觉得像是做一件小事,举重若轻,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人应有的风范。而这样一种意志和能力,正是集腋成裘、聚沙成塔般积累而成。教育原本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,教育只是一些小事,教育只是一些微不足道、平平淡淡、不成体系的片段或细节.每天你微笑着对待孩子,每天都摸一摸孩子的脑袋,每天你都和孩子亲密地接触一下,每天你都准备好了去上课,每天你都想一想教得怎样,每天你都记下点教育的轨迹,每天你都做着这些小事,几年后,你将肩负起学校的一些管理与改革上的重任,那是顺理成章的了。
四、做没有借口的教师
20年前柏杨说中国人的丑陋之一,是喜欢满世界找借口,推卸责任。20年后的今天,借口文化依然在不少年轻教师身上盛行。教育中,他们不愿多花一点力气,不想尽可能地做善、做美;马马虎虎地做,只求“做了”,出现问题,只顾找借口开脱。他们看不到工资以外的人生价值的存在。对工作,一没信心,二没热情,能躲则躲,能敷衍则敷衍,对得起工资卡上的工资是他们最大的工作动力。他们从来不想,是否对得起学生,是否对得起自己的青春,是否对得起来之不易的人的一生,是否对得起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和关怀。
老师们,对于—个有见地的管理者来说,需要的,不是你的各种解释,而是你的行动,具有实效性的更正性行动。一件事,如果你想去干好。就会发现有很多方法,你所要思考的,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更经济更有效。同样地,一件事如果你不想做好,也可以有很多理由,这就是俗话说的“歪理十八条”,歪理,听起来还像蛮有点理似的。
都说教师工作是碗良心饭。一个教师如果养成做事找借口的习惯,实际上就是教育良知削减、消亡的行为表现。当前教师经常使用的借口有:
●“学生基础太差了……”
在今天,教学成绩无疑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。教学质量简化、异化为分数的事、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。一些年轻老师的教学质量不高,就抱怨学生的基础差,抱怨家长这不管那不管。基础差的学生永远存在,教师的一个重要劳动,就是尽可能地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在你手上得到发展。
●“我忙不过来啊……”
对于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来说,教师工作的确很忙。但现实恰恰是,越是有责任心、教育责任感强的教师,越不会以一个“忙”字来推诿工作。倒是那些责任心不强,把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简缩成三两小时的人,大叫其“忙”。
●“找班主任去……”
育人的任务仅仅落在班主任身上,这是教育的悲哀。教师的首要工作是人的教育,其次才是学科的教学。中国教育要分数,这没什么好多说的。但不要忘了,在排名考试中,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考试高手是不现实的。每一个教师都是潜在的“班主任”,都应在学生的“人”的成长上负起必要的责任。
●“这个事我做不了……”
还没有做,怎么知道不行呢?知道自己不行,那就更要珍惜这样的锻炼的机会,以使自己“行”起来啊。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勇气,失去勇气也就失去了一切。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,要习惯去做带有几分挑战性的事情。不然会永远活在害怕里,也永远活在没出息里。
人为什么要借口,要么是懒惰、贪图安逸.要么是给自己找台阶,这样,人的潜能就不能在一种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得到开发。断绝退路?拒绝借口,因为借口对人的成长.就像恶狼对羊群的威胁。任何借口都无法解决哪怕是一点点的实质性问题、借口只会使人习惯拖延,习惯推卸责任,习惯转嫁过失,习惯损害他人利益,你说,这样的人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,成为学校乃至教育的中坚力量吗?一个人如果常常对领导找借口,自圆其说,久而久之,做事情的时候,潜意识的第一反应是“不做”或“做不好”的借口,时时处处宽容自己,宽容到最后,只剩下懒惰、自私和一事无成,这种危险看不见、摸不着,却能致你的人生于灰暗境地。
年轻的老师,你是否已经被“借口文化”感染?如果是,那么请你赶快医治。送你一个药方:设立“无借口月”。从这个月的这一天起,无论什么事情,你都及时地想尽办法把它完成,实在完成不了。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,诚恳地对领导说“我没做好,我将努力”,而不是搜肠刮肚地找借口;如果所要完成的事需要合作,那么出现问题时,也请你将责任放在自己身上,这样做,你并不会损失什么,相反,你将获得很多,你将获得责任感,你将获得信任感,你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。又因为你主动承担责任,所以你会主动去补救,从而你又将获得成长的动力。
年轻的老师们,对借口说“不”吧,面对学校的各种事务,请你果断地收起借口,
你说:“好的,我马上去做……”领导找你做事是对你的信任,你没有理由拒绝,况且,领导叫你做这个事情,是相信你有这个能力。不要给自己任何思考借口的机会,答应下来,再想具体的方法和办法,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想借口上。
“好,我会尽力而为。”当你向大家说出“尽力而为”的时候,一方面能获得领导的好感,另—方面也会给自己一种压力:如果我“尽力而为”了还不能把事情做好,那么将给大家留下怎样的印象?年轻的生命正是最扛得起分量的季节,做事要学会“尽力而为”。
“这个事情我来做”。“只做领导分配的事”和“做不好领导分配的任务”的人很多,主动出来做事的人很少。这个世界上永远缺少主动的人,主动的人永远值得欣赏和尊敬,他们是成功一族的后备军。
“这个事情我来做”的人,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,那怕是把办公室的地板拖干净,哪怕是去搬纯净水,哪怕是将纸篓里的垃圾倒掉。
“行,事在人为”;只有想不到、没有做不到。教育上的事情更是如此。一些你看来头疼的事情,在有经验的老师眼里可能是一件并不难办的事;一个在你看来用费神的研究工作,在有科研经验的教师的帮助下,可能一点就通了:一个令你伤神的课堂设计,在教学技术高超的教师那儿,一下子就化繁为简了。只要善于学习和请教。教育的事准能办好。
收起借口,你同事说你变了;收起借口。你领导说你变了;收起借口,你学生说你变了;收起借口,体发现自己真的变了……
五、做远离安逸的教师
有这样一部关于熊猫和北极熊的电视片。熊猫和北极熊有共同的祖先,由于气候变化,同一祖先的熊,一批移到中国四川的温带地区,另一批移到北极的寒带地区。按一般逻辑,进入寒带地区的熊会冻死、饿死,温带地区的熊会很容易活下来。结果却相反。由于环境好,熊猫由以前比较凶猛的物种变成好吃懒做、濒临灭绝的动物。因为熊猫退出了竞争机制。温带地区食物多,食肉动物也多, 、狮子和狼常和熊猫抢食物,熊猫抢不过它们就不吃肉了,改吃草。食草动物也多,熊猫决定连草也不吃了,吃其他动物都不吃的竹子。这一下它犯了致命错误——它选择了唯一的食物来源。当竹子越来越少时,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,最后全世界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少量熊猫。北极熊却在北极生活得很好,比当地的任何动物都更凶猛,体重也比熊猫大两倍。它本来是陆生动物,但最后能在海中游泳长达几小时,且能捕食水中生物,实在没东西可吃时,还能在零下四十度的北极冬眠,北极生存环境的恶劣导致了北极熊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生存能力。
这个电视片有一种经久难忘的震撼力。在绝境和安逸面前我们会选择什么?是的,我们大都会选择安逸,却不知安逸了,也就退化了,驻足不前了。想想真是这样,学校要参加某公开课活动,要派人上公开课,你不想去,他不想去,最后某人去了,大家觉得这人真是倒霉,我可以解脱了。要参加某教育教学研讨活动,学校要有教师代表发言。你推她,她推他,推来推去,敲定了一个人,这人困苦了好一阵子。这么苦累了三五载,当年那个黄毛小子或丫头,居然从人群中冒出来了,成了名副其实的佼佼者。我们这儿有句俗语,叫“小时苦不是苦,老了苦真是苦”,年轻的时候吃点苦不算苦,而是一种锤炼,一种成长,错失这个生命最结实最富耐力的季节,人就长不大了,成不了业了;老了,再切己体验到“少壮不努力。老大徒伤悲”这句话的涵义。生命到蜡烛的尽头,想奋斗也不成了,没有耐力,没有火热、激情四射的躯体做物质保证了,这种晚年悔恨与凄苦辗转心头,其苦莫名。新东方的俞敏洪先生说:“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,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。”教育工作弹性很大,一天的工作量,用三五个小时能做,用8个小时能做,用12小时也可以做,你选择安逸的三五小时,时间会给你带来最严厉的惩罚;你选择10小时甚至12小时,时间会给你带来最温馨的奖励。现在有的老师说我当不了一线教师,退做二线教师;做不了二线教师,我转个职工岗吧,看图书室,也很舒服。这种人生总让人想起熊猫不吃肉吃草,不吃草吃竹子……
生物学家做过实验,同种生物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,一种是非常舒适的环境,一种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食物的环境,最后的结果永远是生活安逸的生物不是早死就是病死,而在恶劣环境下的生物却过得非常快乐而且长寿。人也一样,凡是那些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,都是比较坚强、有活力并能取得成功的人;而在舒适安逸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,通常都没什么出息。在今天.特别是独生子女一代的青年教师,结婚前,父母几乎解决了一切问题,过着比较安逸的中产阶级的生活。我一直有点杞人忧天,担忧这种幸福生活是否会过分地使人滋生安逸的 ?因此,我总想呼唤:年轻的你,请从眼前的安逸、享受和懒惰中走出来吧。你享受了跟前,便不能享受将来;你怕吃苦,到头来吃一辈子的苦。不怕吃苦的人,其实最多吃半辈子的苦。不!晚年的时候,回过头看自己那段奋斗的岁月,你会发现,那段吃苦的日子。才是人生最有滋味的日子。
六、做耐得住寂寞的教师
青年教师的成长,大都离不开各级各类的教育评比。应该说,在竞赛中锤炼青年教师,让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,是好事。辩证法告诉我们,好事也会带来坏现象。论文请人捉刀、赛课请人设计、通知关系笼络评委的事情,真实地存在于现实,并且,这种不公正、不公平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下去。我只想对年轻的你说,请你不要羡慕这种捷径式的“成功”,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”,走了这条虚浮之路的人付出的代价是浮夸和虚肿,患上这种病的人,注定行而不远,注定不会成为脚踏实地的人的对手。
很多走了捷径的教师,实际上是踩在了“荣誉”的高跷上,看似高了、大了,其实再也跑不起来了。像游泳.只有靠自己游出水面的人,才是真正会游泳的人,那些依靠救生圈在水面上“自由”嬉戏的人,身边实际上潜藏着巨大的危险。靠自己的力量成长起来的人,才真正能走向成功的辉煌。钱可以给,资金可以借,教育是学问,是研究,学问和研究无法借,也无法给。借助外在力量成长的人,没有属于自己的真实高度的人,就像缠绕着树爬高的藤,一旦树倒,藤只能摔倒地面,趴在地上。
我知道,青年人总急着想开花、结果,想叫人欣赏其光彩动人,那么请与我一起来感悟“农夫种树”的故事吧。农夫在地里种下两粒种子,长出两棵树苗。第一棵树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,它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,储备起来,滋润每一枝树干,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。另一棵树,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,打算早点开花结果,它做到了,农夫很欣赏它,经常浇灌它。时光飞逝,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,身强体壮,养分充足,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,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,由于还未成熟便承担起开花结果的任务,三两年后,结出的果,又小又涩,老农用斧头将它砍倒,当柴烧了。
年轻的老师们,成功是要讲究储备的。真正的成功路遥远而艰辛,只有储备充足,走的路才远,胜算的把握才大。如果没有储备足够的馒头与衣物,或许走到半路,你就会饿死、冻死。人的成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。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艰辛的,是一个人勤奋努力工作,用自己的能力干出一番周围人认可的成绩,并获得大家尊重的过程。谁都天法跳跃“艰辛”。如果你想跳过这个“艰辛”,你得到的,最多是表面的尊重,背后却是不屑和鄙夷。用自己的力量成长,既要抗得住教育探索的艰辛,又要耐得住教育研究的寂寞。一个真正的教师,他会沉浸在别人以为的寂寞无聊中,乐此不疲,像周国平所说的“丰富的安静”。在我看来,不管是太空年代,还是新新人类时代,教育都要拒绝浮躁,都要静下心来,任何虚浮的行为,只能导致教育的失误乃至失败。一个人的成长必须要耐得住寂寞,学会享受寂寞,这样才能把基础打好,就像那座能鸟瞰全台北的新光摩天大楼,在它落成之前,人们都觉得奇怪,怎么一直在打地基呀。这个地基整整打了3年,才有了摩天大楼。
成长需要忍耐,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到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的荣耀,但是,又有多少人看到了他们背后所付出的、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与寂寞呢?
七、做永不放弃的教师
1648年,邱吉尔应邀在牛津大学举办的主题为“成功秘诀”的讲座上发言。演讲那天,会场上人山人海,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的记者都到了。邱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鸣般的掌声,说:“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:第一是,决不放弃;第二是,决不、决不放弃:第三是,决不、决不、决不能放弃!我的演讲结束了。”说完他走下了讲台。会场上沉默一分钟后、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。
邱吉尔的演讲简短但发人深省。人的追求,起初激情洋溢,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;结果成功,锦上添花的支持者会有很多。最难的,是中间那段奋斗,那段需要“决不、决不、决不放弃”的坚忍岁月。这段日子,确实会有很多迷惘,很多困难,很多意外,但很多时候,不是走向成功的路异常泥泞、艰辛,而是我们自以为走不过去了,以为前面那个困难大得难以想象——不错,前进路上的很多困难,正是从我们心里生出来的,这把心里的锁。把我们锁得透不过气来,把我们锁得心力交瘁——从而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。其实,那个困难只是个气球,看起来很大,只要你走过去,它就会被你呼啸而来的风给吹跑了。你要坚信,所有困难加起来,都不如我们“人”能够想出来的克服困难的办法多。
年轻的老师们,请不要放弃,不要在5年内放弃。朝着奋斗的目标.坚持做上5年,你一定会做出属于自己的—片教育的天空。你要知道,美国总统的一届任期只有4年,我们国家总理的一个任期,也只有5年。说得直白点,一个老想管全世界的美国,总统想做出点让公民认可的事业来,也只给4年的时间;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,总理想要做得有起色,也只看5年。我们教一门功课,带一个班级,认真地坚持做上5年,研究上5年,一定能够出成绩。这5年里,你也可以选择某个内容,作为教育教学上的一个点进行突破性研究。如果你是一位班主任,可以研究班队活动,或是班集体建设,或是晨会课,或是和后进学生的谈话,等等;如果你是一位语文老师,你可以研究阅读教学,或是研究作文教学,或是研究课外阅读,或是研究写字教学,或是研究识字教学,或是研究提前读写,等等。先把这一个点做好,做出自己的特色来,再迁移或拓展。我想再次请你记住的是,这5年里,不管发生怎样的困难,你都要“决不、决不、决不放弃”。5年,并不是很长。我坚信,5年能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教育人生。
记得我做“我的作文革命”时,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。起初,我们办的是手抄作文周报,但效果很不理想,一是因为小组轮流手写出版,速度慢,也难以正常出版;二是容量太小,只能刊用四五篇习作,不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感受,也不能形成一个“我写、我能”的氛围;三是耗时太多,从版式到写字插图,一张手抄报耗费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;四是手抄报只能出一张,无法让每个学生都拥有,也就是说,这张报纸,其实“假”得很。现在想来斯蒂芬逊的故事对我启迪很大。1814年斯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,它丑陋笨重,速度赶不上马车,周围人嘲笑他制造出了一个笨重的丑八怪。斯蒂芬逊没有后退,他坚信机车有着马车无法媲美的优势。他不断实验,不断改进,近两百年过去了,我们知道,高速火车的速度已经超过每小时300千米,而马车,还是那么点劲儿。我也坚信,写作就是人的另一张说话的嘴巴,是一种别样的自我展示,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,让学生在平台上对话,在对话中作文,是具有生命的价值的。不久,学校配备了电脑房和“一体机”。我立刻想到,依托先进科技,办班级作文周报,完全可以克服手抄报的缺点。实验马上得以顺利开展。正是这点坚持,才有了今天的“我的作文革命”。
“决不、决不、决不能放弃”,遇到挫折,请和我一样在心底狠狠默念。
八、做超越失败的教师
任何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。一个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人,一个没有经受失败煎熬和挫折折磨的人,不可能具备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;一个没有优良心理素质的人,不可能经得起漫长人生路上的各种压力和考验。而心理承受力是在失败的不断搓揉中诞生、增强的,就像面粉要揉成具有韧性和柔性的面团,放上水后捏,捏一遍两遍不行,再捏,再揉,捏上百遍,揉上千遍,它就不散并且有韧劲了。你看到教育界的名师、大师在大型课堂教学观摩会上.没有丝毫紧张与慌乱,谈笑风生间,妙语连珠里,课堂在众人钦佩的眼神中余音绕梁。但是如果你有机会走近他们,如果你能深入了解他们,我相信,每一位名师都历经过失败的痛苦的搓揉的。小语界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,屡次提起年轻时上的一堂公开课,那节课是学校隆重推出的,邀请了三省一市的专家和领导,但他上砸了;砸到自己都不知道怎样走出教室。但是这失败带给他很多教益,暴露出的问题,让他真实地、彻底地了解了自己,失败让他拿出了从军开始的勇气,失败让他静下心来沉浸到再研究中去。每次谈及经历,薛老师都会说起那次失败。毫不夸张地说,每一个成功者的脚下,都有失败的基石垫着,他们之所以伟岸,是因为他们站在了那些我们不愿意站的失败的基石上。我们看到他们成功的风光,而他们脚下,曾经和你我一样,泥泞不堪。
是的,成功者之所以成功,就因为他们在失败的熔妒里冶炼了,因为他们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困境,因为他们懂得困境后的“5分钟”就是光明和温暖。年轻的老师们,一个没有历经失败的熔炉考验和锤炼的人,即使获得成功,那也难逃“偶然”之说,难逃最终的低落和失败。此刻或许你正为一次赛课的失败而痛苦,或为自己的一项教改实验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而懊悔,或许你的教学论文评比又名落孙山,或许你带的班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,那么你要知道,这是上苍对一个成功者必然的垂青,这是让你在考验中获得优秀的心理承受能力啊,跨过这一道坎,你将处变不惊,你将从容优雅。所谓“烦恼即菩提”,没有烦恼的锤炼,怎么能证得菩提呢?
英国劳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公司买下了一艘船。这艘船1894年下水,在大西洋上138次遭遇冰山,116次触礁,13次起火,2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,然而它一直没有沉没。据英国的《泰晤日报》说,截至1987年,已有1230万人参观过这艘船,仅参观者的留言本就多达170本。人们为什么对这艘船有这么多的感概?仅仅是它的传奇经历吗?当然不是。人们从船的身上读懂了人生,那就是:“在大海上航行,没有不带伤的船。”失败与伤害是如此正常,因此,年轻的老师们,失败面前,全世界都可以指责你,唯独你不要指责自己;全世界都可以放弃你,唯独你不可以放弃自己。用失败惩罚自己,到最后会把所有自信摧毁,会对以后的教育人生的追求抱着无所谓乃至麻木的态度,这是最可怕的惩罚。这种惩罚将使一个积极向上的人,从优秀人生的大部队中淘汰出来,陷入人生真正的可怕困境。
年轻的老师们,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,你不会贬值,只会升值。因为你已收获失败。成功带给人的是荣誉——人是很容易在荣誉面前失去方向和继续前进的勇气的动物,唯有失败,真正给人带来进步的思索。不管此刻的你或未来的你将遭遇怎样的失败,请你记住,你没有贬值,在这些磨练中你已得到升值,只是这些价值,目前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,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给你惊喜。可以说,99%的成功者都经历过一次次的失败。只是他们值得,失败之后自己没有贬值,他们知道,失败100次,第101次成功了,这个生命就有了真正的价值。而就此沉沦下去。那不仅是一种人生的遗憾。我对你的期望是,从你开始奋斗的教育人生算起,5年内不管遇到怎样的风浪,请不要放弃。你应该知道,种在泥土里的花,一些在春天绽放,一些在夏天绽放、还有一些在秋天绽放,这个时候你或许担心了,马上就冬天了,我的花怎么还没有开呢?你知道吗?你种的是梅花,只有到了冬天,才绽放其傲雪的丰姿。
九、做挑战自我的教师
有位年轻的老教师找我。他30出头,却已有十多年教龄。他感慨地说,像他这种年龄做教师没戏唱了,35岁即在眼前,一过这线,转人中年教师队伍,什么教育教学评比都将与之无缘,教育人生从此平淡而过。我理解其感慨。很多地方把培养目标锁定在刚出道三五年的青年教师里,之后大都由教师自生白灭。那位年轻的老教师的感慨也是出于这种管理上的缺陷发出的。但我认为,重要的是主观。有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,35岁后才转行教语文,但他取得的成绩是99%以上的、一入行就教语文的老师无法比的。内因决定外因。35岁左右的年轻的老教师,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社会经验,家庭生活也较稳定,不用谈恋爱也不必给孩子换尿布.进入一个相对清闲的状态。而“清闲”,正是消磨人奋斗志向和勇气的杀手。就像找我的那位年轻的老教师,他说“没戏唱”,只是为自己进一步心安理得地“清闲”下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。
35岁对众多的人(当然包括教师)来说是一个年龄的隘口。这个时候能振奋起来的人,将使教育人生成为一种自我实现。我常为老鹰的自我挑战所钦服。你可能不知道,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,它能活70岁左右。要活那么长的寿命,它在35至40岁的阶段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。这个阶段,老鹰的爪子开始老化,无法有效抓住猎物,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,几乎碰到胸膛;它的羽毛长得很厚,使它飞翔的翅膀变得十分笨重。它只有两种选择:等死;或者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。在这个十分痛苦的过程中,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,在悬崖上筑巢,停留在那里150天。它先用大喙击打岩石,直到喙完全脱落;然后静静等待新喙长出;再用新生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;新指甲长出后,再用它把羽毛一片一片拔绰;5个月后,新羽毛长出来了,老鹰又将在蓝天上威武地翱翔三四十年。年轻的名教师们,如果你对自己的教育人生现状不满意。那么就应拿出鹰的勇气来改变自己,把身上的懒惰摔打个粉碎,再把身上的消闲一片一片拔掉,最后把身上的借口一个一个无情地揭穿,像鹰一样勇敢地向自己开刀。自然,老鹰如果不这么做会有生存的危机,我们不这么散,不会有生存的危机,但是我以为这正是我们最大的敌人。试想,如果鹰被人圈养起来,有吃有穿有住,35岁后的鹰还能有搏击蓝天的快乐和自豪吗?
我对那位年轻的老教师说,如果你不满足于生命现状,那么请不要用“年龄大了”来做无谓的托词;如果不尝试着去改变就永远无法改变,而一个人下定决心改变,则什么时候起步都不嫌晚;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做成一些事,则什么人都将为你闪道开行。被动等待,总会落空,只有主动追求才会成功。我们无法改变整个教育的大环境,但是,正像一位知名人士说的,“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一项发现是,人可以经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”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,那么就让我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吧。
我愿意坦陈我的教育经历:教了10年书,我才在本地区获了一个赛课奖,而这个奖很多青年老师出道三四年就获得了,我就想,就当减去十年吧,那我不就是一出道就获奖了。一个一出道就能获此奖的教师,将来一定不会太平庸。26岁那年,我发表了第一篇“豆腐干”,这同样不值得炫耀,出色的年轻老师那个年龄已发表好多了,我就想,减去十年吧。就当16岁,16岁能发表教育文章,天赋不错呀。32岁那年,我出版了第一本书。这个年龄出书也很普通,我就想,减去十年吧,就当22岁,22岁能出版专著,该是个有前途的青年吧。又想,一个22岁能出书的青年教师,努力到44岁,一定能做出点成绩吧。而到那时,再加回那十年,也不过54岁,54岁能做出点事来,人生没白话呀!要知道多少人从朝气蓬勃到白发苍苍,一无所获。
因此我要说,如果你今天是30岁,不妨看作是20岁,如果是38岁,不妨看作是28岁。人定胜天,从某种意义上讲。倦怠期只是一个定义,书上的定义,它只是一种善意的警告,警告我们要唤醒心灵深处的教育激情,把教育人生活得更积极、更充实些。年轻的老师们,不管你有没有过倦怠期、是否处于倦怠期,我们的心灵深处都应该有一种挑战自我的精神和力量,它使我们的教育生命同青春一样热血沸腾、轻舞飞扬;一个善待教育的教师,才是一个善待自己生命的教师——要知道,我们的生命,已经注定和教育血脉相连;要知道,一个人活着总要对人生对生命有一个交代,一群教师如果迷迷惘惘,这个学校就非常可怕;一个民族的教师如果迷迷惘惘,那么可怕的将是整个国家
相关推荐:
责任编辑:QQ
上一篇: 没有了
公众号
视频号
小红书
小程序
APP
京ICP备16044424号-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© 2001-2024 hteacher.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